以求真之心 破谣言乱象

来源:开封市委网信办   发布时间:2024-10-14 16:56:08

鲁迅曾经说过:在我的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复杂纷繁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耸人听闻的谣言。

这些谣言就像一个个恶魔,兴风作浪,搅弄风云,如同浊流泥沼,在互联网肆意蔓延,侵害着网民的精神,啃食着被造谣者的心灵!面对这些谣言,我们要冲破迷雾,撕开它们的假面具,以求真之心,破谣言乱象。

但网民不是孙悟空,没有火眼金睛,什么是谣言?为什么会产生谣言?人们为什么往往会相信谣言?如何辨别谣言?面对谣言怎么办?这些问题,仍困扰着不少网民,成为他们必须面对,也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谣言”一词最早出自《东周列国志》:太史伯阳父奏曰:“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大致意思是:凡是街上流传的没有根据的言语,都叫作“谣言”。

如今,时代变换,斗转星移,互联网已成为新的“街市”,曾经在村口CBD嗑瓜子的“吃瓜”群众,纷纷转换阵地,拿起手机,随时随地刷微博、看新闻,传播真假参半的消息,而这些消息里就不乏“无根之语”——谣言。

2024年4月28日,开封网民袁某为吸引关注,在某短视频平台编造发布“开封出现很多假救护车绑架人,每天有十万人被绑架消失贩卖”谣言信息,引发网民关注。此消息引发居民恐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开封公安机关调查后,立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袁某处以行政处罚。无独有偶,2024年6月8日,网民王某某、覃某某为博取流量、涨粉获利,事先编造“剧本”,在某网络直播平台组织双方人员互相谩骂,煽动对立情绪,随后在郑州千玺广场附近直播约架。该直播吸引了 7.8万人次网上围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随后,王某某、覃某某等 10人被郑州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流量为王的时代,这样的案例俯拾皆是,你是否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收到过父母转发的“养生知识”?你是否在短视频平台,看到过为了提高视频收益,故意制作话题的摆拍?你是否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吃到过某些流量明星的“超级大瓜”?

这些为了获取利益,恶意编造的虚假信息或从客观事实中故意截取片面的误导人们视听的信息,就是谣言,《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观点认为: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所谓的后真相时代,就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更愿意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这些事实不一定是真相,却有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希望它是真相,这些所谓的“事实”,就是谣言。

那么谣言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人们为什么往往会相信谣言呢?

首先,恐惧心理是人们相信谣言的重要原因之一。当面临未知的风险或潜在的威胁时,人们内心的不安会促使他们去寻找解释和答案。2022年10月28日,抖音账号“焦作小姐姐”首发“富士康郑州科技园726房发生死亡事件”的谣言视频。经查,该谣言视频系恶意拼凑剪辑,郑州园区无相关死亡事件,随后,富士康集团报警。发布视频者被郑州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由此可见,人们出于对健康和生命的担忧,很容易相信那些未经证实谣言

其次,从众心理也起着关键作用。人们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和观点,认为这样可以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2023年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发生后,国内多地掀起囤盐潮。部分商家利用这一事件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发布虚假信息,如“日本正式排放核污水污染整个海洋,大海被污染海盐就不能吃,囤盐啦,肯定要涨价啦”等。西安市某生鲜店铺老板刘某就在多个社交群内发布这类不实信息诱导不明真相群众接龙购盐,短短数个小时,就有上百名群成员接龙排队购盐,严重扰乱市民正常生活秩序。最终刘某被警方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再者,信息的不确定性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土壤。郑州720事件刚发生后不久,官方还未发布正式信息,网上已充斥着大量“死亡人数被隐瞒”的谣言。在事故刚刚发生、具体情况还在调查核实的阶段,这些谣言引发公众的质疑和不安。它们以看似合理的解释填补了人们认知上的空白,给人们一种“知道了真相”的错觉。

最后,人们的认知偏差也容易导致对谣言的轻信。我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和情感倾向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近几年,社交媒体上不时出现某明星的负面传闻,当一部分人开始讨论并传播时,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会因为看到这种“主流”观点而选择相信并加入传播的队伍,即使他们可能没有看到确切的证据。

这些五花八门的谣言,只需轻轻敲击下键盘,就足以掀起腥风血雨,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轻则会诋毁个人的声誉,使其在社会上遭受无端的指责和歧视,重则引起公众恐慌、群体冲突,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那么,如何辨别谣言呢?面对谣言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要提高科学思维,增强辨别能力。在面对各种信息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多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例如,当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某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时,要核实信息来源,查看发布谣言的账号是否为官方机构、专业媒体或权威专家。如果是一些不明来源的个人账号或非正规渠道发布的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同时,要及时关注官方部门发布的信息,发现谣言后,可以向社交平台、监管部门等举报该谣言,阻止其进一步传播,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恐慌。

二要加强媒体责任,规范媒体行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应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准确、客观。2024年1月10日,陕西商洛某媒体公司通过视频号发布“陕西榆林定边县,5人因取暖不幸中毒身亡”的不实信息。经查,该信息为谣言。商洛警方依法对该媒体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予以行政罚款。这些不规范的自媒体平台,往往披着看似“权威”的外衣,发布谣言信息,因此,身为网民应擦亮双眼,认真识别。

三要加强惩处力度,及时公开信息。政府层面应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依法惩处制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在面对社会关切时,应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及时、针对、客观地发布相关信息。面对一些焦点问题,官方不能忽略不见、不予释疑,要准确把握发布信息的方式和时机,全方位多层次对谣言进行剖析和回应,力求彻底打消民众猜疑。既要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满足网民对于信息的期待,更要以积极处置的态度来切断有害信息的传播源头。

四要推动社会共治,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类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往往速度极快,各单位、涉事部门、官方媒体也要发挥联动作用,发布权威信息,增强与各新闻网站、融媒体中心的协同联动,回应群众质疑。也可以与网上正能量“大V”合作,对权威信息进行扩散转发,或者发布正面积极的信息,有效引导舆论,这样,正面的、权威的信息能够更加容易地到达公众。同时,造谣者在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能够组织他们积极辟谣,谣言就会不攻自破。面对有害信息应该结合数个层次的信息发布者,打造多源头、全方位、多层次的辟谣信息链。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既享受着信息带来的便利,也面临着谣言带来的挑战。网络谣言就像一颗毒瘤,侵蚀着我们的社会肌体,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秩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谣言的危害,面对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以求真之心,擦亮双眼,主动辨别,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轻易转发,不随便乱评。

让我们携手,共同营造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网络空间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朗,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更加美好。(开封市互联网舆情研究和应急保障中心 窦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