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网络谣言传播新特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平台使信息的传递变得简单快捷,网络用户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发布、接收、传播消息,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让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分享观点、表达情绪,但随之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网络谣言即为一例。尤其是在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传播网络谣言就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力。谣言不仅可以通过不实消息误导公众,而且可能引发群体的恐慌,进而造成严重的社会舆情,带来社会心理的不稳定,网络谣言借助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和广泛的覆盖面,更加容易引起社会的不和谐。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传播的路径和特点,运用法律等手段严肃整治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为什么能传播
谣言自古有之,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媒介,贯穿在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长河中。关于谣言的界定,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谣言是一种未经证实的消息,有人认为谣言是“集体交易”之后产生的“即兴新闻”,有人将谣言等同于虚假信息。我国司法体系将谣言认定为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加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对散布谣言者的法律责任也进行了界定。综合来看,网络谣言是一种真实性未经传播者本人证实或相关证据证明的信息,但并非都是虚假信息。尽管关于谣言的界定争议不断,但是大众对于“网络谣言的本质是谣言”则看法一致。
对于谣言被传播的原因亦是众说纷纭。根据2018年选取的12.6万条推文的研究发现,虚假新闻被转发的可能性比真实信息高出70%。研究者还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奇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并鼓励信息分享。新奇的信息不仅令人惊奇,而且被认为更有“价值”。新奇性可能不是假新闻被转发的唯一原因,但是虚假信息比真实新闻更为新奇,从而更可能被转发。尤其是网络谣言中往往带有不少敏感字眼,会大大诱发人的猎奇心理,从而更易于扩散传播。
同时,也应看到在社交媒体造就的“茧房”内部,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相似,与观点相左的信息逐渐消弭,事实在经过无数次再阐释甚至故意扭曲与篡改之后不再是新闻的内核,而情感、观点、立场成为新的核心。主观性的内容通过修辞、虚拟、煽情等手段被包装成具有合法性、正当性的观点,真相本身已不再重要。人类进入“后真相”时代,人在“信息茧房”中待久了,群体极化就会出现,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会整体变得更加极端,导致新一轮“恶性循环”,会使辟谣和纠错变得更加困难。
网络谣言是怎样传播的
在谣言传播研究中有一个被普遍认可、广泛使用的传播模型。即谣言 =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谣言传播的两个因素之间是乘法关系,假如重要性等于零,或者事件本身并非含糊不清,谣言就不会产生;如果事件确定,模糊程度越高,其传播程度越高。此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信息公开不够及时,那么他们更容易信谣,或者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随手转发,这样就会令该谣言迅速散布和传播。
谣言还涉及了群体行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社会流瀑”,它展示了一个具有共同起源的完整转发链。例如,一些不实的传言最初通过编辑、转发,就有了谣言传播的第一个“流瀑”,此后谣帖继续被很多不明真相的营销公众号疯狂转发,谣言有了更多的“流瀑”,扩散级别一直在增加。从谣言的传播路径看,当一则谣言被转发时,它就像涟漪扩散一样开启了病毒式传播路径。谣言因而成为“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下最有效吸引用户和流量的方式之一。
网络谣言表达的新特点
谣言的叙事结构往往会用“标题党”式题目,紧扣受众心理,常常制作得耸人听闻,制造了悬念,用以来达到鼓动性呼吁或者吸引眼球的目的。此外,网络谣言还经常以故事化导入、利用专家和知名人士的名头构筑谣言议题的场景,这种做法致使议题的日常化和普遍性比议题本身的重要程度更具传播动力,因为这些话题更具有“感同身受”的谈资意义。可见,网络谣言与日常生活的相关度越强,谣言被传播的频度越高。
在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与视频化的传播格局下,网络谣言治理面临新挑战,要下大力气。
第一,政府以权威信息填补信息的“空窗期”。最先被人们接受到的信息会构成人们对某一事件的最初印象,并长时间在人脑中占据主导地位,即使后输入的信息被证明是正确的,也会带有最初信息的痕迹。例如,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初期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受众就会形成信息“空窗期”,人们在“空窗期”会尽可能收集对突发事件的各种解释,谣言由此而生。应对信息“空窗期”,一是赋予民众知情权,这是网络谣言治理的首要举措。政府通过官方媒体、新闻发布会等方式主动应对谣言,对不实消息予以澄清,对已经发生的谣言进行证伪。只有让真实信息告白于天下,才能掐断谣言滋生的土壤。二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增强信息透明度,扩大民众信息来源,压缩谣言存在空间。三是政府发布信息要与时间赛跑,建立起针对谣言的快速反应机制,在第一时间内将权威信息传达给公众,如此才能在黄金时间内切断谣言传播链,及时消除谣言的消极影响。
第二,打造一个多元化沟通平台,这是降低谣言发生频率的有效手段。谣言不同于谎言,它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因此,一味封堵、粗暴对待网络谣言或者试图通过暴力性强制手段禁止个人的自由对话,是治标不治本的,不仅不能消灭谣言,反而可能会激发网民的心理抵触和言论反弹,导致谣言治而不灭和卷土重来。解决网络谣言问题,只有让民众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得到充分交流,民众和政府都了解彼此的意图和诉求,对事件的解释才不至于产生过大的偏差,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众的恐慌和焦虑心理。为此,一方面打造谣言治理平台,发布消息,加强和网民沟通,对民众诉求及时做出回应。另一方面,政府、民众和网络社团充分合作,形成社会共治谣言的局面。网络社团在遇到网络谣言时,利用组织中的每个“节点”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从而开展网络辟谣活动。
第三,法制与网民自律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治理谣言的法律体系建设。有效治理谣言需要根据网络谣言传播情况,及时对新情况新问题予以跟进,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辟谣也不能光靠政府,生活中网上好多谣言和政府没啥关系。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谣言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造谣传谣行为违反了互联网有关规定,严重的还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唯有用户自律,时刻提醒自己对于可疑信息保持谨慎克制,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才能有效地从谣言的源头和传播末端止谣和治谣。(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