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的大殿遗址被找到了?考古人员却说……

发布时间:2022-08-01 07:43:46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王在咸阳宫见燕国使者荆轲时遇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

近日,网上出现了一则“荆轲刺秦的大殿遗址被找到”的消息,让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事件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中。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主持此次挖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讲述了考古工作者眼中的这段历史。

  六号宫殿遗址

“在没有文字实证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不去对号入座地说这是荆轲刺秦的大殿或者咸阳宫的主殿。”

在许卫红看来,很多人对这次发掘的成果存在误解。

首先,最近被解读为“荆轲刺秦地”的遗址在考古界被称为“秦咸阳城六号宫殿遗址”。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考古人员在上世纪对咸阳城遗址的考古调查时将其编为第6号。

事实上,考古人员对六号宫殿遗址的发掘已持续了多年,遗址的时代本身也有明显辨识度。许卫红等人撰写的《秦咸阳城遗址——基于城市手工业考古视野下的工作成果》显示,6号高台建筑在现地表以上仍残留高达6米多的夯土台基,总体至现存台基顶部高度达11.3米。

如此规模的遗迹,还只是夯土台基。秦代时,从台基至建筑顶部至少还有3米以上。考古人员也在台基顶部发现了曲尺形墙体与壁柱、台阶与斜坡通道、涂朱地面等,复原面积约1000平方米。

“六号宫殿遗址几乎处于咸阳塬的中心位置,南部正对着一条宽50米以上的道路。所以,我们从种种迹象推测,这里是咸阳北塬秦宫殿的核心。从规格、面积上来看,它具备政务大殿的功能。”许卫红说。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遗址只是“具备政务大殿的功能”,目前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这里就是秦代的“政务大殿”,更不用说“荆轲刺秦的现场”了。

  “大兴土木”

那么,考古人员是否通过这处遗址得出了什么新成果呢?

“我经常说,考古会遇到很多预料不到的事。我们最初对夯土高台建筑抱希望比较大,但发掘之后发现被破坏得非常厉害。反倒是在其西北角发现的附属建筑布局更加完整。”

许卫红介绍,该附属建筑保存相对较完整,整体围合成“四合院”式。有意思的是,该附属建筑的外围建筑是高低错落、盖着瓦铺着地砖的房间,但里面的房屋却没有发现瓦,“应该是茅草屋顶”。“相对来说,这里的外侧房子讲究,里面的功能性用房则简单。”

大多数人可能难以想象,在一统天下的大秦都城,竟然“寒酸”到还存在茅草房,且就在规模宏大的宫殿附近。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史书中对于秦始皇好大喜功、大兴土木的记载是否有所夸张。

实际上,此次发掘的重要成果——确认文献中的兰池,也说明了文献中秦始皇的“大兴土木”似乎并不是后人想象的那样。

《三秦记》载,始皇引渭水为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刻石为鲸,长二百丈。

这样的表述让不少人猜测,兰池可能是秦始皇时挖的人工湖,且其规模宏大,东西长二百里。

但此次发掘让考古人员确认,这一以往的猜测并不准确。

许卫红说,“我们发现,2000多年以前在兰池所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块东西走向、断续分布长近10公里的湿地。秦咸阳城的建设应该利用了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宫殿区以南有大面积的湿地环境。”

这意味着,秦始皇并非挖掘了整个人工湖,而是在原有湿地的基础上,将东边的水体改造形成水面景观。其工程量明显大大缩减了。

许卫红认为,兰池水域并非只是秦始皇的“景观工程”,其还具有分割城市不同区域、渭河排洪、储存地表水等作用。考古发掘还确认,在兰池水系周边存在手工业作坊遗迹,因此这条水系实际上也解决了手工业制作用水的问题。

  秦宫殿的尾声

可不论是宫殿还是人工湖,最终都随着秦末战争湮没在历史之中。

按《史记》记载,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大火是否烧了三个月,我们今天无从考证。但从考古成果来看,秦咸阳城的宫殿当年遭遇火烧,是可以确定的。

前述被认为“具备政务大殿的功能”的六号宫殿遗址,就已被证实遭到过严重破坏。

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天可以认定的秦咸阳城遗址中,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分区。其一是宫殿官署区,其二是在此西南方的经济功能区。

考古发掘确认,在秦末战争中,宫殿官署区被破坏得严重且复杂。宫殿建筑有大量被火烧的痕迹。

以此前已发掘完成的秦咸阳城府库建筑遗址为例,其主体建筑房间地面除了因火烧呈红色或青灰色之外,局部坑洼不平,扰动迹象明显。焚烧的屋顶倒塌堆积叠压在地面扰坑之上,反映了建筑损毁次序为房间内扰动在前,纵火焚烧在后。

不过,咸阳城遗址的经济功能区并未在秦末战争中遭到大规模破坏。

许卫红告诉记者,“从目前考古成果来看,经济功能区应该延续到了西汉以后,完全没有见到人为放火的痕迹,呈现很自然的年代更替。”

秦汉交替,汉承秦制。汉朝在秦咸阳城南区旧址改扩建新都为长安城,在其北部建立了渭城县和陵邑为长安城的卫星城。

许卫红说,西汉早期,秦咸阳城旧址留下了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推测可能“跟修建汉陵有关”;到西汉中期以后,陶窑、建筑和墓葬越来越多,秦国的宫殿建筑也渐被挖毁。(记者 宋宇晟)

责任编辑: 谢博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