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证:冷水服药会致癌?
采访专家:韩树杰(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协会理事)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篇来自“美国医师协会”的健康提示,称“不能用冷水吃药,否则会引发癌症”。相关传闻称,冷水会把人体内液态的油脂变成固态,固态的油脂在酸的作用下,会变成小碎块附着在肠子内壁,进而诱发癌症。网络上也有文章进一步解释到,冷水的温度和体内温度差异过大,冷水所经之处,都会给人体器官带来刺激,久而久之,疾病就容易产生。这是真的吗?
首先放心,这是谣言
这篇所谓来自“美国医师协会”的健康提示,说用冷水服药会导致癌症的发生,但关于冷水服药会致癌的原因却只字未提。其实,关于“冷水致癌”的传言一直都有,比如饭后喝冷水致癌,甚至喝冷水、冰水就会致癌。
对此,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协会理事韩树杰。他首先强调,大家无须担心,这是一则彻头彻尾的谣言。
研究显示,冷水在进入人体后,会在消化道,尤其是胃内被逐渐加热,最终达到与人体相同的温度,并维持在36℃到37℃之间。因此,这个过程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药力,更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太烫的水不要喝
但有一种水,的确有可能诱发癌症。这个水,正是大家日常经常喝的热水,准确来说,是65℃以上的热水。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且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经过评估后也将65℃以上的热饮列入2A类致癌物。
韩树杰表示:我们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着娇嫩而脆弱的黏膜,它对温度很敏感,进食温度在10℃~40℃最合适,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食管会自我修复被烫伤的部分,但在长期“损伤-修复-损伤-修复”的过程中,不正常的异质性细胞会越来越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损伤和炎症。且已有最新动物实验证实,65℃~70℃的热饮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食管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式
“其实,针对不同的药物也有不同的服药方式。”韩树杰主任说道。平喘药如茶碱、氨茶碱、胆茶碱、二羟丙茶碱等,这些药物有利尿作用,易致脱水,所以宜多喝水,补充体液。利胆药如苯丙醇等,这些药物易引起胆汁的过度分泌和腹泻,所以也应该多补充水分。蛋白免疫制剂如利托那韦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泌尿系统结石,宜多饮水,避免结石的发生。抗痛风药如苯溴马隆、丙磺舒,这些药物可致尿酸生成增多,建议喝苏打水,碱化尿液,促进排泄。
但某些药物需要限制饮水。苦味健胃药,服药时少量饮水,可保持苦味,刺激味觉,促进胃液分泌而增加食欲。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果胶铋等,这些药物会在胃中形成保护膜,限制饮水可避免保护层被冲掉。此外,直接嚼服的胃药如铝碳酸镁,服药时不饮水,可防止破坏形成的保护膜。止咳药如止咳糖浆、甘草合剂,此类药物是黏附在发炎的咽喉部而发挥作用,限制饮水是避免饮水将药物冲掉。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药物是舌下含服,不可咽下,不需水送服。
消化酶70℃以上即失效,因此,助消化药且含消化酶的药物不可以用热水送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性质不稳定,受热易被破坏而失效。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糖丸等,若温度过高,疫苗易失活。含活性菌类药物如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乳酶生、整肠生等,遇热会导致活性菌被破坏,从而失效。以上这些药物不能用热水送服。
此外,胶囊剂在服用前最好能先喝50~100毫升的水,待口腔湿润后再服用胶囊,然后再喝200毫升左右的水帮助咽下,以避免胶囊粘在嘴里,不易咽下,甚至黏附在食道壁上,引起食道壁损伤。(记者 赖天莹)